梦想着能乘着大鹏鸟展翅高飞九万里,腰里装着很多钱,骑着仙鹤去扬州。世事曲折,路途艰险,景色已经凋蔽,英雄不会为黄金所动。任天地间充满世态炎凉,不管你是用白眼看我,还是用青眼看我,我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
参考资料
1、李伯钦.图解元曲三百首.武汉.黄山书社.2021.143-144 2、陈 辰编译.元曲精品赏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38 3、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148-149 4、尚 儒编注.元曲三百首翔实译注.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114-115
¹鹏抟九万:大鹏鸟振翅高飞九万里,此处用来比喻人的奋发有为、志向远大。鹏,大鹏鸟。抟,展翅抟击天空飞。²事扬关:世事曲折,路途艰险。扬关,辗转的意思。³景阑珊:景色凋蔽。阑珊,衰落、残破。⁴黄金不富英雄汉:英雄不为黄金所动。⁵一片世情天地扬:天地扬充满世态炎凉。世情,这里指世态炎凉,化用杜甫《佳人》诗句:“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⁶白,也是眼;青,也是眼:化用阮籍能做“青白眼”的典故,说明对人情世态已经看破。《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做青白眼,用青眼看人表示敬重,用白眼看人表示蔑视。
参考资料
1、李伯钦.图解元曲三百首.武汉.黄山书社.2021.143-144 2、陈 辰编译.元曲精品赏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38 3、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148-149 4、尚 儒编注.元曲三百首翔实译注.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114-115
这首曲是作者有所感发而作。在元代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广大知识分子“沉屈下僚”,对于世态的炎凉,感受深刻。乔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支散曲。
这首散曲题为“寄兴”,也作“寓兴”,所抒发的是作者有志酬的愤慨和对不合理社会秩序的不满。开篇即气势恢宏,引人入胜。以“鹏抟九万”之喻,描绘大鹏振翅高飞九万里的壮阔景象,象征人的奋发向上与远大志向,与《庄子·逍遥游》及李白《上李邕》中的意境相呼应。随后,“腰缠”二句引用《商芸小说》中的典故,意指曾怀揣高远志向,渴望功成名就、富贵双全,而后急流勇退,归隐山林。
“事扬关”三句笔锋一转,气势骤降。“事扬关,景阑珊”两句对仗整齐,意为世事艰难,前途凄凉渺茫。世事艰难,前景黯淡,“黄金不富英雄汉”一句,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叹,才华横溢却难换功名富贵。“一片世情天地扬”,更是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普遍现象。这四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遭遇的无奈与对现实社会不公的愤慨。
“白,也是眼;青,也是眼”,化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做青白眼,对自己欣赏的人,就用青眼看,表示敬重;对不喜欢的人,用白眼看,表示蔑视。作者自比阮籍,表示要用“青白眼”来分辨世事,绝不像世人那样是非贤愚不分。这里运用对偶,同时又构成重叠句式,二者结合,使得语言节奏感更强,感情表达更铿锵有力。
此曲用典非常密集,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情的揭露批判寓于一个个典故之中,感情深沉蕴藉。此外,曲子的开头气势雄壮,壮志满怀,结尾感情低沉,语调铿锵,表现出了作者即使理想受挫也要坚守自己的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从而使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深刻透彻。
乔吉主张“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凤头”所用的手法主要是比喻、用典、对偶以及语言的雅丽,浩荡的“猪肚”所用的手法主要是叠对、排比、博喻、对比和用典等,响亮的“豹尾”要求调高声促、意思清新的佳句。这首散曲可谓其创作主张的完美诠释。
参考资料
1、李伯钦.图解元曲三百首.武汉.黄山书社.2021.143-144 2、陈 辰编译.元曲精品赏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38 3、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