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
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
汉朝有个洛阳的年轻人,少年时就明察是非。
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他的言论很多时候引发感慨,自信地敢于违背众说。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如果死者能够复生,现在的人又有谁愿回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也许应该跳入东海,不仅是因为悲伤而湿透衣衫。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¹。
¹是非: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所论多感概¹,自信肯依违。
¹感概:感触;感叹。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dǎo)¹东海,不但²涕沾衣。
¹蹈:践踏,踩。²不但:不仅,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