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恶哀乐。
漫长无尽的漂泊,让人满腹愁怨、满身病痛、心绪烦厌。人生似是模糊一片,已经恶不清什么是快乐。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想要强颜欢笑来排遣离群索居的悲苦,但看着镜中的自己容颜已非昨日。我的才华尚浅,为何竟会如此福薄命浅呢?
长飘泊(bó),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qiǎng)分哀乐。
强:勉强。哀乐:偏义复词,只表示“乐”。
拟(nǐ)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离索:指离群独居。此处有种寂寞之味蕴在其中。才华尚浅,因何福薄:我的才华尚且浅薄,可为什么没有厚福呢?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这首词写于纳兰性德侍卫生涯的几年中,在此期间纳兰一直在康熙身边奔忙,几番北征,几度南巡,皆伴其左右。但纳兰性德对“侍卫”这一职位没有兴趣,他虽然得到过皇帝很多次的赏赐,却不甘心把自己的生命消磨在这个尊贵而又碌碌无为的位置上,做皇帝御座前的小摆设。纳兰厌恶这种仕宦生涯,有感而发,遂作该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是一首抒发厌宦的小词。首句“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借鉴苏轼“多情多感仍生病,多景楼中”,连用“多”字,给人强烈的印象。“长漂泊”是所有愁绪的起因,纳兰紧接着描绘了长漂泊带来的“福薄”:一是“多愁”,因为漂泊在外,总是思念亲人朋友,舟车的劳顿也引发了羁旅的愁思;二是“多病”,在外漂泊总是倍加艰辛,让人不适;三是“心情恶”,心情恶既是多愁的表现也是多病的表现,这种“恶”既是对仕途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的否定。
上阙的后三句“心情恶,模糊一情,强分哀乐”,正因为长期漂泊多病多愁,才“心情恶”到“模糊一情,强分哀乐”。只因心中无乐,却要表现出乐态,所谓强颜欢笑,强掩哀愁。上阕的前半部分写纳兰病中难熬,后半部分三句则说心情糟糕。心情糟糕透顶,以至于人变得迟钝不堪,几乎已经分不清自己的欢喜和哀愁了。
下阕首句“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纳兰试图通过强颜欢笑,排解自己“离群索居”的孤寂,这一句中的“离索”,未必是指生活上的离群索居,因为无论走到哪里,纳兰都会带些随从,并非像“离索”的本意那样是孤身一人,可是他的精神却是孤寂的,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让他感到自己就像离群索居之人,在天地间独病成疾。依然是一如既往地愁绪满怀,在下情显得更加沉重和无奈。
下阕的后三句“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照镜子的时候,纳兰发现自己容颜已老去,岁月使得自己“颜非昨”。纳兰常年漂泊,多年离索,已经逐渐地老去,不再年轻,而那年轻的梦想,也已随着时光远逝,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词的下阕描写了纳兰即使是离群索居也要强作笑颜,但对镜自照却发现容颜已不似昨日那般美好,又感慨自己才华与福分浅薄,空自叹息不已。
参考资料
1、纳兰性德·彩色详解纳兰词·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 2、亭后西栗·那朵风兰独自香 纳兰性德的悠美伤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 3、《传世经典》编委会·纳兰词精选·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