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人物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元代诗人
明代诗人
清代诗人
女诗人
边塞诗人
大历十才子
苏门四学士
元嘉三大家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名句大全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
出自先秦的《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
译文
大凡说服教育的方法,都应该是使对方心情舒畅、心悦诚服,而不是硬性的说教。
猜您喜欢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子·权修》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荀子·大略》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老子《老子四章》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
《尚书·周书·泰誓》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
《中庸·第三十三章》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
——
《商君书·修权》
永敬大恤,无胥绝远!
——
《尚书·商书·盘庚中》
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
——
《列子·仲尼》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
《弟子规·出则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原文,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翻译,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赏析,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阅读答案,出自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https://www.61zx.cn/mingju/46338f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