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史》的成语
-
七行俱下
成语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
以身许国
成语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
不拔之志
成语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越凫楚乙
成语越凫楚乙: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
狂瞽之说
成语狂瞽之说:狂:轻狂;瞽:盲目。愚妄无知的言论
-
资藉豪富
成语资藉豪富: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
令人齿冷
成语令人齿冷:齿冷:耻笑。比喻使人瞧不起。
-
形销骨立
成语形销骨立: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
燃糠自照
成语燃糠自照:比喻勤奋好学。
-
听人穿鼻
成语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
扇席温枕
成语扇席温枕: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
坏裳为裤
成语坏裳为裤: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
芳兰竟体
成语芳兰竟体: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
多艺多才
成语多艺多才: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同“多才多艺”。
-
摧坚陷阵
成语摧坚陷阵:摧:击溃;坚: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
步步莲花
成语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山中宰相
成语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
吹唇唱吼
成语吹唇唱吼:形容喧闹喊叫。
-
自坏长城
成语自坏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
势均力敌
成语势均力敌: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