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黎阳作诗三首 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 善哉行·有美一人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 古诗·其五

    日暮途且远,游子悲故乡。

  • 补亡诗六首·其三·华黍

    黮黮重云,辑辑和风。
    黍华陵巅,麦秀丘中。
    靡田不播,九谷斯丰。
    弈弈玄霄,濛濛甘溜。
    黍发稠华,禾挺其秀。
    靡田不殖,九谷斯茂。
    无高不播,无下不植。
    芒芒其稼,参参其穑。
    稸我王委,充我民食。
    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节选)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一

    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淄。
    修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
    隆思乱心曲,沉欢滞不起。
    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
    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

  • 杂诗·秋风何冽冽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 北芒客舍诗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 善哉行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
    练师简卒,爰正其旅。
    轻舟竟川,初鸿依浦。
    桓桓猛毅,如罴如虎。
    发炮如雷,吐气成雨。
    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百马齐辔,御由造父。
    休休六军,咸同斯武。
    兼涂星迈,亮兹行阻。
    行行日远,西背京许。
    游弗淹旬,遂届扬土。
    奔寇震惧,莫敢当御。
    虎臣列将,怫郁充怒。
    淮泗肃清,奋扬微所。
    运德曜威,惟镇惟抚。
    反旆言归,旆入皇祖。

  • 劝农·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 杂诗·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 煌煌京洛行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 泰山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 王明君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 梁甫吟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 霖雨诗

    洪霖弥旬日,翳翳四区昏。
    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 秋日诗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 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 游侠篇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