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
《 六言诗十首 其六 》
名行显患滋。位高势重祸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腊毒难治。如何贪人不思。
-
《 五言诗三首 其一 》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茍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
《 六言诗十首 其九 》
老莱妻贤明。不愿夫子相荆。相将避禄隐耕。乐道闲居采{艹/汧}。终厉高节不倾。
-
《 四言诗 其四 》
敛弦散思,游钓九渊。重流千仞,或饵者悬。猗与庄老,栖迟永年。
寔惟龙化,荡志浩然。
-
《 六言诗十章 其三 》
智慧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
镇之以静自正。
-
《 管蔡论 》
或问曰: “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周公征讨,诛以凶逆;顽恶显著,流名千载。且明父圣兄,曾不能鉴凶恶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而乃使理乱殷之弊民,显荣爵于藩国; 使恶积罪成,终遇祸害。于理不通,心所未安,愿闻其说。”
答曰: “善哉!子之问也。昔文王之用管、蔡以实,周公之诛管、蔡以权。权事显,实理沉,故令时人全谓管、蔡为顽凶。方为吾子论之。夫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是以文父列而显之,发、旦二圣举而任之;非以情亲而相私也,乃所以崇德礼贤,济殷弊民,绥辅武庚,以兴顽俗。功业有绩,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逮至武卒,嗣诵幼冲,周公践政,率朝诸侯; 思光前载,以隆王业。而管、蔡服教,不达圣权,卒遇大变,不能自通。忠于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毁旦。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成王大寤,周公显复,一化齐俗,义以断恩。虽内信如心,外体不立。称兵叛乱,所惑者广,是以隐忍授刑,流涕行诛,示以赏罚不避亲戚,荣爵所显,必钟盛德,戮挞所施,必加有罪。斯乃为教之正体,古今之明义也。管、蔡虽怀忠抱诚,要为罪诛。罚诛已显,不得复理。内心幽伏,罪恶遂章。幽章之路大殊,故令奕世未蒙发起耳。然论者承名信行,便谓管、蔡为恶。不知管、蔡之恶,乃所以令三圣为不明也。若三圣未为不明,则圣不祐恶而任顽凶也。顽凶不容于明世,则管、蔡无取私于父兄;而见任必以忠良,则二叔故为淑善矣。今若本三圣之用明,思显授之实理,推忠贤之暗权,论为国之大纪,则二叔之良乃显、三圣之用也有以。流言之故有缘,周公之诛是矣。且周公居摄,邵奭不悦;推此言之,则管、蔡怀疑,未为不贤。而忠贤可不达权,三圣未为用恶,而周公不得不诛。若此三圣所用信良,周公之诛得宜,管、蔡之心见理,尔乃大义得通,内外兼叙,无相伐负者,则时论亦将释然而大解也。”
-
《 难自然好学论 》
夫民之性,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故不扰而其愿得,不逼则其志从。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文?
及至人不存,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勤学讲文,以神其教。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梁菽;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操笔执觚,足容苏息;积学明经,以代稼穑。是以困而后学,学以致荣;计而后习,好而习成;有似自然,故令吾子谓之自然耳。推其原也,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容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故知仁义务于理伪,非养真之要术;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也。由是言之:则鸟不毁以求驯,兽不群而求畜;则人之真性无为,正当自然耽此礼学矣。
论又云:嘉肴珍膳,虽所未尝,尝必美之,适于口也。处在暗室,睹烝烛之光,不教而悦得于心,况以长夜之冥,得照太阳;情变郁陶,而发其蒙。虽事以末来,情以本应,则无损于自然好学。
难曰:夫口之于甘苦,身之于痛痒,感物而动,应事而作,不须学而后能,不待借而后有,此必然之理,吾所不易也。今子以必然之理,喻未必然之好学,则恐似是而非之议。学如一粟之论,于是乎在也。今子立六经以为准,仰仁义以为主,以规矩为轩驾,以讲诲为哺乳。由其途则通,乖其路则滞;游心极视,不睹其外;终年驰聘,思不出位。聚族献议,唯学为贵。执书擿句,俯仰咨嗟;使服膺其言,以为荣华。故吾子谓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耳。今若以明堂为丙舍,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睹文籍则目瞧,修揖让则变伛,袭章服则转筋,谭礼典则齿龋。于是兼而弃之,与万物为更始,则吾子虽好学不倦,犹将阙焉。则向之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俗语曰:乞儿不辱马医。若遇上古无文之治,可不学而获安,不勤而得志,则何求于六经,何欲于仁义哉?
以此言之,则今之学者,岂不先计而后学?苟计而后动,则非自然之应也。子之云云,恐故得菖蒲菹耳!
-
《 四言诗 其十 》
羽化华岳,超游清霄。云盖习习,六龙飘飘。左配椒桂,右缀兰苕。
凌阳赞路,王子奉轺。婉娈名山,真人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
-
《 四言诗 其五 》
肃肃冷风,分生江湄。却背华林,俯溯丹坻。含阳吐英,履霜不衰。
嗟我殊观,百卉具腓。心之忧矣,孰识玄机。
-
《 代秋胡歌诗 其四 》
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颜回短折。下及童乌。纵体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
人枯。 -
《 代秋胡歌诗 其五 》
绝智弃学。游心于玄默。绝智弃学。游心于玄默。遇过而悔。当不自得。垂钓一壑。所乐一国。被发行歌。和气四塞。歌以言之。游心于
玄默。 -
《 代秋胡歌诗 其一 》
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古人所惧。丰屋蔀家。人害其上。兽恶网罗。惟有贫贱。可以无他。歌以言之。富贵忧
患多。 -
《 代秋胡歌诗 其二 》
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耻佞直言。与祸相逢。变故万端。俾吉作凶。思牵黄犬。其计莫从。歌以言之。贵盛难
为工。 -
《 与阮德如诗 》
含哀还旧庐。感切伤心肝。良时遘吾子。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既面侔旧欢。不悟卒永离。念隔增忧叹。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
郢人忽已逝。匠石寝不言。泽雉穷野草。灵龟乐泥蟠。荣名秽人身。高位多灾患。未若捐外累。肆志养浩然。颜氏希有虞。隰子慕黄轩。
涓彭独何人。唯志在所安。渐渍殉近欲。一往不可攀。生生在豫积。勿以怵自宽。南土垾不凉。衿计宜早完。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自力致所怀。临文情辛酸。 -
《 六言诗十首 其四 》
名与身孰亲。哀哉世俗狥荣。驰骛竭力丧精。得失相纷忧惊。自贪勤苦不宁。
-
《 答二郭诗 其一 》
天下悠悠者。不能趋上京。二郭怀不羣。超然来北征。乐道托莱庐。雅志无所营。良时遘其愿。遂结欢爱情。君子义是亲。恩好笃平生。
寡智自生灾。屡使众衅成。豫子匿梁侧。聂政变其形。顾此怀怛惕。虑在茍自宁。今当寄他域。严驾不得停。本图终宴婉。今更不克幷。
二子赠嘉诗。馥如幽兰馨。恋土思所亲。能不气愤盈。 -
《 四言诗 其八 》
抄抄翔鸾,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蹑玄虚,浮沉无形。
将游区外,啸侣长鸣。神□不存,谁与独征。
-
《 四言诗 其七 》
泆泆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乘流远逝,自躬兰隈。
杖策答诸,纳之素怀。长啸清原,惟以告哀。
-
《 四言诗 其二 》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唼绿藻,托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沈浮。
-
《 述志诗二首 其二 》
斥鴳擅蒿林,仰笑神凤飞。坎井蝤蛙宅,神龟安所归。
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远实与世殊,义誉非所希。
往事既已谬,来者犹可追。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
慷慨思古人,梦想见容辉。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
岩穴多隐逸,轻举求吾师。晨登箕山巅,日夕不知饥。
玄居养营魄,千载长自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