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怨三三·玉津春水如蓝

    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构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二)

    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
    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何处尊前。怅望星河共一天。

  •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

    翡翠楼高帘幕薄,温家小玉妆台。画眉难称怯人催。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门外木兰花艇子,垂杨风扫纤埃。平湖一镜绿萍开。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

  •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五)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 雁后归(想娉婷·三之二)

    鸦背夕阳山映断,绿杨风扫津亭。月生河影带疏星。青松巢白鸟,深竹逗流萤。
    隔水彩舟然绛蜡,碧窗想见娉婷。浴兰熏麝助芳馨。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

  •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三)

    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十二青楼。最数秦娘第一流。
    季鹰久负鲈鱼兴,不住今秋。已办归舟。伴我江湖作胜游。

  • 雁后归·人日席上作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点绛唇·一幅霜绡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 烛影摇红·波影翻帘

    波影翻帘,泪痕凝蜡青山馆。故人千里念佳期,襟佩如相款。
    惆怅更长梦短。但衾枕、余芬剩暖。半窗斜月,照人肠断,啼乌不管。

  •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一)

    高楼帘卷秋风里,目送斜阳。衾枕遗香。今夜还如昨夜长。
    玉人望月销凝处,应在西厢。关掩兰堂。惟有纱灯伴绣床。

  • 减字浣溪沙·清浅陂塘藕叶干

    清浅陂塘藕叶乾。细风疏雨鹭鸶寒。半垂帘幕倚阑干。
    惆怅窃香人不见,几回憔悴后庭兰。行云可是渡江难。

  • 画眉郎·雪絮雕章

    雪絮雕章,梅粉华妆。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金雕琴荐,玉燕钗梁。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 减字浣溪沙·闲把琵琶旧谱寻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 更漏子·独倚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 忆秦娥·晓朦胧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 夜如年·斜月下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 绿头鸭·玉人家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 惜余春·急雨收春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