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路逢有似亡友者,恻然赋此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
    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 相和歌辞·明月照高楼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倘未涸,妾泪终不干。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
    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
    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

  • 状江南。季春(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

  • 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进膳甘瓜朱李,
    续命芳兰彩丝。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 水帘洞歌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 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好诸友一时徂谢感叹成篇

    削迹行吟久不归,修门旧馆露先晞。中年早巳伤哀乐,死日方能定是非。

    彩笔夏枯湘水竹,清风春尽首山薇。斯文万古将谁属,共尔衰迟老布衣。

  •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素节乘云梦,清秋下渚宫。哀音生地籁,激楚入天风。

    落雁过山急,寒蝉抱树空。伤心干里目,愁绝百年中。

    郢路元依北,江关久向东。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

  • 大唐中兴颂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 梓潼篇赠李中孚

    益部寻图像,先褒李巨游。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忆自黄皇腊,经今白帝秋。井蛙分骇浪,嵎虎拒岩幽。

    譬旨鸿胪切,徵官博士优。里人荣使节,山鸟避车驺。

    笃论尊尼父,清裁企仲由。当追君子躅,不与室家谋。

    独行长千古,高眠自一邱。闻孙多好学,师古接姱修。

    忽下弓旌召,难为涧壑留。从容怀白刃,决绝郤华辀。

    介节诚无夺,微言或可投。风回猿岫敞,雾卷鹤书收。

    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尸饔常并日,废蓼拟填沟。

    岁逐糟糠老,云遗富贵浮。幸看儿息大,敢有宦名求。

    相对衔双涕,终身困百忧。一闻称史传,白露满梧秋。

  • 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 其一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

    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

  • 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 其二

    赵国佳公子,翩翩又一时。满壶桑落酒,临别重相思。

    路绝花骢汗,情深越鸟枝。贤兄烦锁钥,边塞寄安危。

  • 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赋寄

    念尔西归日,嗟余望路岐。殊方频邂逅,千里各差池。

    木落燕台早,霜封华掌迟。秦郊须置驿,莫后郑当时。

  • 赋得秋鹰

    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击中。忽见晴皋铺白草,顿令凉野动秋风。

    当时遂得荆文宠,佐运终成尚父功。试向平芜看猎火,六双还在上林东。

  • 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

    凿木前人制,收泉易卦称。天机无害道,人巧合成能。

    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入晴常作雨,当暑欲生冰。

    菜甲青敷地,花容赤绕塍。弥令幽兴剧,顿使化工增。

    坐爱平畦广,行怜曲水澄。灌园今莫笑,此地近于陵。

  •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

    何来千岁鹤,忽下九皋音。一自来凡境,推颓已至今。

    临风时独舞,警露亦长吟。乍识人民异,还悲岁月侵。

    早寒江上笛,秋急戍楼砧。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三株天外冷,甲子世间深。尚想蓬莱晓,终思弱水阴。

    神州迷再举,碧落杳千寻。多少乘轩者,知同一寸心。

  • 赋得越鸟巢南枝用枝字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绕树飞初急,寻柯宿转迟。悬冰惊趾滑,集霰怯巢危。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 井中心史歌

    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元人移九庙。
    独力难将汉鼎扶,孤忠欲向湘累吊。
    著书一卷称心史,万古此心心此理。
    千寻幽井置铁函,百拜丹心今未死。
    厄运应知无百年,得逢圣祖再开天。
    黄河已清人不待,沈沈水府留光彩。
    忽见奇书出世间,又惊胡骑满江山。
    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鹄。
    三十馀年再见之,同心同调复同时。
    陆公已向厓门死,信国捐躯赴燕市。
    昔日吟诗吊古人,幽篁落木愁山鬼。
    呜呼蒲黄之辈何其多,所南见此当如何。

  • 赋得秋柳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日又斜。

  •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
    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
    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
    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
    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
    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
    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
    为君酌酒长无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