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赠傅处士山

    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临风吹短笛,斸雪荷长镵。

    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相逢江上客,有泪湿青衫。

  • 一雁

    一雁度汾河,河边积雪多。水枯清涧曲,风落介山阿。

    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覆车方有粟,饮啄意如何。

  • 介休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 寄潘节士之弟耒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 感事 其四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 感事 其七

    传闻阿骨打,今已入燕山。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

    边军严不发,驿使去空还。一上江楼望,黄河是玉关。

  • 金陵杂诗 其二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

  • 闻啸

    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

    灭麌须名将,尊王仗列侯。支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续书来以诗答之

    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

    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秦淮。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 詶王生仍

    故国羁人怨诽深,感君来往数相寻。都将文字销馀日,难把幽忧损壮心。

    演易已成殷牖?,援琴犹学楚囚音。黧颜白发非前似,只有新诗尚苦吟。

  • 盂县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

    空山三尺雪,匹马向荒榛。窈洞看冰柱,危峰迟日轮。

    水边寒啄鹤,松下晚樵人。恐有孤儿在,寻幽一问津。

  •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其二

    落日林胡夜,南风盛乐春。地当天北极,山是国西邻。

    冠带中原隔,金缯异域亲。武灵遗策在,犹可制秦人。

  •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其四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

  • 闰五月十日 其一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

    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 济南 其二

    水翳墙崩竹树疏,廿年重说陷城初。荒凉王府馀山沼,寥落军营识旧墟。

    百战只今愁海岱,一麾犹足定青徐。经生老却成何事,坐拥三冬万卷书。

  • 詶徐处士元善昔年新城之陷其母死焉故有此作

    桓台风木正萧辰,倾盖知心谊独亲。季子巳无观乐地,伟元终是泣诗人。

    愁看落日燕山夜,畏见荒江郢树春。踏遍天涯更回辔,欲从吾友卜东邻。

  • 嵩山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淳风传至德,孤隐秘灵真。

    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石开重出启,岳降再生申。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 金山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 墓后结庐三楹作

    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

    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

    筑室三楹户南向,前对日月开规模。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至今东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

    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君父重呜呼。一身去国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

    阴风怒号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

  • 淄川行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