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寄匡山纪公

    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斯言如不惑,千里亦相亲。

  • 送友人下第游边

    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晚春。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
    角咽胡风紧,沙昏碛月新。明时至公在,回首莫因循。

  • 闻征四处士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
    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 归故林别知己

    别离无古今,柳色向人深。万里长江水,平生不印心。
    远书容北雁,赠别谢南金。愧勉青云志,余怀非陆沈。

  • 砚瓦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 咏竹根珓子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 鄱阳道中作

    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路转他山大,砧驱乡思偏。
    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何事尧云下,干戈满许田。

  • 送人征蛮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 寄宋使君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 题友人山居

    卜居邻坞寺,魂梦又相关。鹤本如云白,君初似我闲。
    月明僧渡水,木落火连山。从此天台约,来兹未得还。

  • 棋信无声乐,偏宜境寂寥。著高图暗合,势王气弥骄。
    人事掀天尽,光阴动地销。因知韦氏论,不独为吴朝。

  • 水壶子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 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

  • 避寇山中作

    山翠碧嵯峨,攀牵去者多。浅深俱得地,好恶未知他。
    有草皆为户,无人不荷戈。相逢空怅望,更有好时么。

  • 寒食郊外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獮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 秋夜吟

    如愚复爱诗,木落即眠迟。思苦香消尽,更深笔尚随。
    饥童舂赤黍,繁露洒乌椑。看却龙钟也,归山是底时。

  • 天台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