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柳枝 其三 赵北口柳枝词

    湖光如镜复如酥。柳色迢迢入大沽。亭午银鱼风渐小,一帆春水到蠡吾。

  • 南乡子 其一 送别

    送客江船。孤帆点点没天边。却上高楼临极浦。日暮。

    一线春流如碧玉。

  • 天柱山

    朝出玄武门,云垂雨忽冻。登登天柱山,千盘堕澒洞。

    峥嵘逾巴阆,槎牙过秦凤。陟岭如累棋,下谷疑入瓮。

    心俯尻益高,足缩目先送。敢嗟鸟兽群,稍喜徒旅众。

    我有大羽箭,丽龟辄命中。于菟昂其首,饮羽乃不动。

    道旁松合抱,巨可任梁栋。惜哉野蔓缠,不蒙匠石用。

    绝顶见岷山,青城亦伯仲。一气连诸蕃,三州实西控。

    太平幸无事,左髻时入贡。念彼松姚戍,坐甲苦饥冻。

    俯临陆海雄,仰视天宇空。长啸千仞冈,出险忽如梦。

  • 海门歌

    岷峨东下江水长,远从井络来吴乡。奔涛万里始一曲,古之天堑维朱方。

    北界中原壮南纪,鱼龙日月相回翔。中流一岛号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长空飞鸟去不尽,江海一气同青苍。山外两峰远奇绝,双阙屹立天中央。

    左江右海辨云气,如为八裔分纪疆。江流到此一缚束,早潮晚汐无披猖。

    烛龙晓日出云海,山光照曜连扶桑。年来海戍未停罢,峨舸大舰来汪洋。

    胡豆洲前起烽火,徒儿浦上披裲裆。古闻京口兵可用,寄奴一去天苍凉。

    我愿此山障江海,七闽百粤为堤防。作歌大醉卧岩石,起看江月流清光。

  • 故明景帝陵怀古

    金山南临裂帛湖,荒陵十里鸺鹠呼。夺门事往二百载,行人过此犹欷歔。

    红墙剥尽古瓦落,莓苔溜雨生铜铺。老松离立色枯槁,但穴虫蚁馀根株。

    菆涂龙輴礼本杀,矧乃劫火经樵苏。咫尺天寿云气接,抔土独葬西山隅。

    洪宣老臣稍凋丧,国成一旦归刑馀。勃鞮之问史所贬,讵有宦寺干征诛!

    黄沙惨淡鼓声死,万乘一掷成累俘。国有君矣社稷重,孙申谋郑无差殊。

    白登城南翠华返,钱塘司马功难诬。纷纷南渡议和战,乃知计左非良图。

    同寅之占信奇中,朝衣东市嗟何辜?剑南归来西内闭,唐家父子输厩奴。

    处人骨肉事非易,子臧季札今则无。功罪千秋有特笔,九鼎一发须人扶。

    谥同泉鸠理太酷,纪年犹幸无革除。裁令流水良亦足,宁论玉匣还珠襦。

    欲落不落夕阳下,吊古且复留斯须。残碑灭没牛砺角,石玃横卧苍髯须。

    君臣一代尽宿草,雍门太息当何如?

  • 秦镜词为袁松篱作

    荧荧古镜双盘龙,流传本出咸阳宫。秦时明月至今在,剥落泥沙露光彩。

    当年秦并六国时,后宫闭置千双眉。守宫注臂镜照胆,三十六年君不知。

    华阴道上逢山鬼,辒辌东来祖龙死。美人钟鼓散如烟,此镜苍凉阅朝市。

    忆昔大收天下兵,十二金人初铸成。还令馀事作奁鉴,太乙下视蛟龙惊。

    刘兴嬴蹶何仓卒,金鉴千秋如一发。秦镜虚悬照胆寒,不照长城多白骨。

  • 望江南 其一 秦邮有赠

    江南好,风日近秦邮。银甲暂停朱阁午,玉笙才度碧云秋。

    扶醉且淹留。

  • 望江南 其二 秦邮有赠

    江南好,春暮雨帘纤。鱼子天晴初出水,鼠姑风细不钩帘。

    底事恼江淹。(案《倚声初集》

  • 望江南 其三 秦邮有赠

    江南好,最好是盂湖。何处情人名碧玉,谁家亭子号真珠。

    聊为结相于。

  • 望江南 其四 秦邮有赠

    江南好,画舫听吴歌。万树垂杨青似黛,一湾春水碧于罗。

    懊恼是横波。

  • 望江南 其五 秦邮有赠

    江南好,又过落华朝。玉茗歌残情历历,金堂人散水迢迢。

    魂去不须招。

  • 南乡子 夏词

    菱刺绿,藕花香。小姑相唤出横塘。隔浦少年私致语。

    忘归去。日暮水寒飞属玉。

  • 柳枝 其一 本意

    鸳鸯湖上水漪漪。黄入东风柳渐垂。湖里鸳鸯湖畔柳,送侬归处足侬思。

  • 竹枝 其三 东粤竹枝词

    零丁洋里布帆行。别后春潮带雪生。昨日高楼望晴色,素馨花满五羊城。

  • 柳枝 其五 赵北口柳枝词

    湖外垂杨湖上茭。夜来春水欲齐梢。波浮碧藻金鱼尾,风堕红翎玉剪巢。

  • 竹枝 其一 东粤竹枝词

    珠娘十五嫁珠儿。住近珠江江水湄。江水有情还照妾,江花无计可留伊。

  • 如梦令 其四 题叶欣画汉宫秋晚

    道是江潭小苑。又是披香宫殿。莲叶悴金塘,何处羊车凤辇。

    秋晚。秋晚。有个人悲纨扇。

  • 歌舞冈

    歌舞冈前辇路微,昌华故苑想依稀。刘郎去作降王长,斜日红绵作絮飞。

  • 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 其一

    鸭母船依湖水滨,船头长日饭龟莼。凭谁寄谢桓南郡,不是鹅栏教斗人。

  • 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 其二

    《鸭头丸帖》种鱼经,尽日芦埼泛渺冥。何似渔阳随突骑,天风齐放海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