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田家杂兴 其一

    村墟起暝色,牛羊各来归。田家晚炊罢,犹自开柴扉。

    邻里夜相过,团坐情依依。共夸麦苗盛,共忧桑叶稀。

    儿女齐长大,所需食于衣。地远人俗淳,言语心无机。

    祇谈农家事,焉知谁是非。

  • 山居杂诗

    焚身缘象齿,累俗为猪肝。与世一无扰,始知天地宽。

    药苗随径采,茶灶任童安。行觅钟吾路,空岩问大丹。

  • 平靖关

    荆豫分疆处,天然屹此关。断崖通一线,绝顶控千山。

    地险风云壮,时清戍守闲。当年龙战日,飞鸟尚难还。

  • 观音阁

    厜㕒峭壁耸云端,高阁千寻俯激湍。隔岸潮声凭槛听,过江山色卷帘看。

    雕盘寥廓秋风急,帆入空濛夕照残。极目长天杳无际,楚云漠漠不胜寒。

  • 访如来庵

    寒云护山顶,隐见最高峰。遂造林中寺,才闻午后钟。

    窗明半岭雪,门掩断崖松。分院平生愿,从谁话箭锋。

  • 春日村行

    果腹竟何事,萧然曳屐行。閒共白云往,步寻流水声。

    墟烟凝雨重,耕犊负犁轻。独立板桥望,春山面面横。

  • 送刘东郊之闽中 其一

    节序逢摇落,况当君远行。难为今日别,并见古人情。

    客路千江雨,秋心万木声。蔗洲如已过,应近越王城。

  • 送刘东郊之闽中 其二

    四海为家客,闽中又此回。不须行旅断,已是夜猿哀。

    马甲随潮入,鲛宫向月开。知君重怀古,独上钓龙台。

  • 王韩起见过 其一

    把卷思良友,天涯客正来。江乡逢令节,阴雨罢登台。

    贫贱甘吾道,文章让汝才。悲怀兼别绪,款款话深杯。

  • 王韩起见过 其二

    落魄滞江皋,三年一布袍。长贫真到骨,众论尚吹毛。

    摧抑名偏盛,艰难志愈高。抚时还恸哭,贾谊是吾曹。

  • 赠莲花洞僧泊云

    巑岏千笋地,古洞昼冥冥。中有无家客,石床闲诵经。

    休粮时断火,汲水偶携瓶。不许俗人到,白云常掩扃。

  • 白堤春兴

    破楚门西更向西,画船双桨白公堤。人家临水花为市,僧舍沿山石作梯。

    弱柳似随歌扇拂,好莺偏傍舞筵啼。讨春年少情难尽,不许亭亭日色低。

  • 暨阳翁静子枉过草堂

    风竹萧萧昼掩门,久无筇屐破苔痕。忽传江上青衫客,来访溪南黄叶村。

    千里相思劳仲悌,一人知己感虞翻。文章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

  • 游天池

    山灵招我深,轻策上层阪。
    巅顶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鱼不生,穴黝龙疑偃。
    想当融结初,天匠费镌铲。
    鉴影须眉寒,洗心烦郁遣。
    沿缘把垂藤,趺坐藉苍藓。
    是时暮樵还,风送歌声远。
    云游萝径湿。
    烟动僧愁饭。
    聊追谢监游,讵同阮公返。
    不见青莲花,羽化空遥缅。

  • 田家杂兴 其二

    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

    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

    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 钱武肃王铁券歌

    钱塘钱氏王家孙,忠懿以后为齐民。家藏乾宁旧铁券,精采夺目光弥新。

    自言先世曾避贼,乱离弃掷江之濆。渔人网鱼得古铁,有如周鼎出泗滨。

    裔孙换归十斛米,世世什袭称家珍。文云皇帝嘉赉汝,官汝太尉兼诸军。

    诛宏杀昌荡渠寇,捍卫正室崇殊勋。恕汝九死子三死,长河泰㟆国永存。

    钦哉汝镠其敬听,颁示天下文云云。从来事往祇陈迹,唐家事业同烟云。

    吴越四传旋纳土,至今临安宫阙皆成尘。我来浙西访古迹,钱王寂寞留荒坟。

    昔闻山林里锦绣,今见坏道眠麒麟。表忠旧观亦颓废,断碣剥蚀丛荆榛。

    隆隆霸业竟何在,惟有铭功镂版传千春。子孙奕世念祖德,无忝忠孝承清门。

  • 折杨柳歌词

    长条尔何物,送郎天边去。恨不持斧戕,斫尽江头树。

  • 过学山园

    闲园莽萧瑟,独游适亭午。深林啼竹鸡,石梁窜松鼠。

    旅葵长于人,藤花落如雨。缅当断手年,经营阅寒暑。

    虽非平泉庄,彷佛辋川墅。文藻散荒烟,声华委黄土。

    涧泉咽不流,似诉兴衰语。

  • 题王二痴白云栖图

    大痴石屋幽栖处,传是当年尚父庐。一自画师仙去后,白云深闭洞门虚。

  • 过白石翁隐居处

    长湖浩烟波,遥村隐云树。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

    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缅怀古逸民,言寻栖隐处。

    子孙秉先训,累叶事农务。遗安人所难,世远见贞素。

    松楸郁茫茫,清风古来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