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孝诗六章为颜季栗赋 其四 迎养操之二

    惟溲之浊,我心惟惕。惟溲之湜,我心惟怿。彼胡然哉,孔系于疾。

    爰度爰徵,爰修饮食。以夕以日,我心弗忒。

  • 鹧鸪天 柳

    惯得轻柔绮陌中,几枝斜映驿亭红。微烟啅雀金犹懒,细雨藏鸦绿未浓。

    攀傍岸,折随风,管人离别思无穷。开花更是无聊赖,一片西飞一片东。

  • 葛惟善尝托人求虎跑泉诗附赠潘谷墨铜雀砚墨既不至砚亦云碎因谢此

    惭愧高怀记项斯,开缄空感十年私。
    墨亡潘谷烟澌外,砚破铜台瓦裂时。
    马德未忘千里惠,虎泉终补一篇诗。
    何当握手吴门笑,共付浮沈与不知。

  • 题画

    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
    开眼阑干接平楚,夹洲亭馆跂长沙。
    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
    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 夜坐记

      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坐起,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久雨新霁,月色淡淡映窗户,四听阒然。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

      闻风声撼竹木号号鸣,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闻犬声狺狺而苦,使人起闲邪御寇之志;闻小大鼓声,小者薄而大者渊渊不绝,起幽忧不平之思;官鼓甚近,由三挝以至四至五,渐急以趋晓,俄东北声钟,钟得雨霁,音极清越,闻之有待旦兴作之思,不能已焉。

      余兴喜夜坐,每摊书灯下,反复之,迨二更以为当。然人喧未息而又心在文字间,未尝得外静而内定。而于今夕者,凡诸声色,盖以定静得之,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发其志意如此。且他时非无是声色也,非不接于人耳目中也,然形为物役而心趣随之,聪隐于铿訇,明隐于文华,是故物之益于人者寡而损人者多。

      有若今之声色不异于彼,而一触耳目,犂然与我妙合,则其为铿訇文华者,未始不为吾进修之资,而物足以役人也已。声绝色泯,而吾之志冲然特存,则所谓志者果内乎外乎,其有于物乎,得因物以发乎?是必有以辨矣。于乎吾于是而辨焉。夜坐之力宏矣哉!嗣当齐心孤坐,于更长明烛之下,因以求事物之理,心体之妙,以为修己应物之地,将必有所得也。作《夜坐记》。

      弘治壬子秋七月既望,长洲沈周。

  • 西山有虎行二首 其二

    西山有虎动成群,小儿夜啼争撞门。众中最猛说白额,当昼磨牙当道蹲。

    腥风冲人行不得,行人出门便愁食。青天白日奈尔何,老夫却愁阴类多。

  • 送归燕

    送归燕,送归燕,秋社今年又一遍。明年春社是来时,隔不半年仍复见。

    送归燕,送归燕,似把人家作邮传。来时不是慕富贵,去日曾非弃贫贱。

    口喃喃,尾涎涎,意与主人相眷恋。对语殷勤杨柳楼,双飞再四梧桐院。

    楼中院中有宾客,主人日日开高宴。酒杯去手易肺肝,酒杯在手革颜面。

    若将燕子比人情,燕子年年情不变。

  • 薄命妾

    妇人原附人,以貌结君子。愿言百年内,相生复相死。

    宛宛梁间燕,双双同一垒。一朝顾新欢,分飞别离此。

    新欢如新花,比妾真可怜。君本不弃妾,自无长少年。

  • 长安桃李花

    长安桃李花,下有万人行。人人各有役,一人牵一情。

    孜孜彼因利,汲汲此为名。相逢不相通,飞尘暗春城。

    白日夜还晓,青春歇复荣。黑发倏皓首,绝迹迨无生。

  • 弃妇辞

    弃妇下堂去,六亲尽彷徨。弃妇无所弃,弃之家不祥。

    忆初来嫁时,惟家以为庆。搰搰理乱丝,为君事流黄。

    札札把长线,为君补衣裳。虽劳不敢辞,虽工不敢扬。

    竭力奉君欢,群小亦莫容。君心岂不谅,背憎由舌长。

    黄金亦销铄,礼义安足防。去去出君门,落日照大荒。

    辐脱难复行,弦绝难更张。事乖理当去,但念未分明。

    割皮以为纸,沥血以为浆。前书柏舟篇,后书绿衣章。

    进君期为悟,视听付茫茫。复书于太空,愿助日月光。

    万古丽元气,上下流无方。倘或沦君心,他时省糟糠。

  • 割稻

    我家低田水没肚,五男割稻冻慄股。劳劳似共雨争夺,稻芽渐向镰头吐。

    蓬蓬纂纂缀青针,稻既生芽禾应腐。腐馀割得尚欢喜,计利当存十之五。

    小家伶仃止夫妇,稻烂水深无力取。口中之食眼中饱,忍见穗头沈着土。

    波间粒粒付鱼雁,一年生计空辛苦。但忧两口不聊生,未暇徵租虑官府。

    老翁坐对沈龟哭,婆亦号咷向空釜。云昏月墨忘关门,隔壁咆哮一声虎。

  • 乌藤杖歌

    乌皮襞积竹约然,瘦骨挺玉修且坚。流求怪藤老不死,剪送海外谁夤缘。

    洪涛跃过十万里,滑似龙鬣疑沾涎。惫翁杖之尚溜手,扶持颇认儿孙贤。

    傍人笑为数促节,百有二十期吾年。明朝策雪入梅去,桃竹不敢争其权。

  • 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开缄见字即见翁,五百年来如转烛。

    可怜人物两相求,落我掌中珠有足。水边孤坟我曾拜,土冷烟荒骨难肉。

    当时州吏岁劳问,于今祀典谁登录。翁固不能知我悲,聊对湖山歌楚曲。

    我歌湖山亦不知,惟有春鸠叫深竹。归来把酒吊双缄,犹胜无钱对寒菊。

  • 桃源图

    君不见姬周宽仁天下归,又不见嬴秦猛德天下离。

    秦人避秦秦不知,人既移家秦亦移。移家去,桃源住,万树桃花塞行路。

    楚人吹起咸阳炬,何曾烧着桃源树。老翁尚记未焚书,诸孙尽种无租地。

    自衣自食自年年,扰无官府似神仙。一时落赚渔郎眼,犹怪为图与世传。

  • 题马图和骢马行韵

    玄云涨体非花骢,复知西产匪产东。突围破阵奔死命,将军假此誇奇功。

    横行绝塞何由致,千金始为燕昭至。房星不落冀北群,地用全收天下利。

    奋迅时时迸衔铁,仰空长嘶紫缰裂。朔风吹鬣尾梢云,曼缨拂地垂猩血。

    羌奴手控不敢骑,天生神物彼亦知。今无伯乐空自老,末路英雄向谁道。

  • 写画赠古景脩

    诚斋古君子,肥遁乐丘园。古姓仍古心,心古古道存。

    簪组知束缚,自畏及儿孙。野兴时小酌,鸣琴侑匏尊。

    或挟种树书,兀坐苍松根。斋中不尚画,青山待开门。

    而我遗此幛,无乃辽东豚。把之但微笑,嗒然无一言。

  • 和哭母诗

    泪以泄心液,中亦寓邪正。媚妇及谗臣,沾巾祸斯兴。

    钱子痛慈亲,崩衷血随迸。哀极衍馀音,悠悠偶成咏。

    仍须血为书,留之示子姓。

  • 感麟作经图为彭抚公作

    呜呼王迹熄兮伯烜赫,名分不正礼义忒。孔子忧道徒戚戚,感麟不时出乃获。

    因假鲁史尊周德,书王纪元重人极。拨乱反正笔任责,笔笔削削区淑慝。

    王道以之作绳墨,君君臣臣父子得。三纲九法一暴白,天下懔然畏乱贼。

    匪曰无位政斯绎,匪曰空言用斯覈。千秋万古垂世则,由麟而作复麟画。

    言虽画绝道载籍,令人口诵心亦格。为经为常国命脉,安成大彭代是职。

    两贤以奏第一策,调元补化奉明辟。惟麟有趾仍有定,子姓振振永厥泽。

  • 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

    学仙不就如炊沙,紫府著尔无閒衙。长生苦苦累唇舌,六十瞥眼风中花。

    江湖漂萍本无蒂,一囊书画东西家。虚谈火龙配水虎,岂见白蝠如乌鸦。

    惟于饮酒诧真趣,终身落魄犹苏葩。醉魔作祟病已剧,酒莫下咽惟需茶。

    长途昨夜忽观化,讣至空使吾胸挝。皮囊败坏秋草里,青山剑穴从谁爬。

    碧云黄鹤渺何许,矫首西睇令人嗟。我今随生亦随死,努力加饭辞餐霞。

  • 听玉

    竹谓青琅玕,其体本虚静。风来假之鸣,因声乃生听。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

    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