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
《 咏史二首 其一 》
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
《 北归三首 其二 》
拜捧恩书喜满颜,马蹄遥望斗杓还。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
-
《 隆平集·儒学行义(节选) 》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待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统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统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统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
《 瀛州兴造记 》
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雨止,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
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余材,又以钱千万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货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其余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途。自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
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灾、卫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
-
《 齐州北水门记 》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其酾而为渠,布道路,民庐官寺无所不至,潏潏分流,如深山长谷之间。其汇而为渠,环城之西北,故北城之下疏为门,以泄之。若岁水溢城之外,流潦暴集,则常取荆苇为蔽,纳土于门,以防外水之入。既弗坚完,又劳且费。至是始以库钱买石僦民为工。因其故门垒石为两涯,其深八十尺,广三十尺,中置石揵,柝为二。门、扃皆用木,视水之高下而闭纵之。于是外内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节。人无后虞,劳费以熄。
其用工始于二月庚午,而成于三月丙戌。董役者,供备库副使驻泊都监张如纶,右侍禁兵马监押伸怀德。二人者,欲后之人知作之自吾三人者始也,来请书,故为之书。是时熙宁五年壬子也。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知齐州军事曾巩记。
-
《 延庆寺会景纯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纳凉同观建邺宫中画象翰林墨迹延庆寺者刘裕故宅中有寿丘山 》
禅方寿丘山,平昔宋公宅。好风吹雨来,暑气一荡涤。
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神清轶埃壒,趣合尽肝膈。
岭竹翠尚新,水花红可摘。以此侑樽酒,隤然岸巾帻。
建邺旧丹青,金銮馀翰墨。绰约桃李颜,超遥龙虎迹。
?矣霸王邺,信哉文章伯。感古已踌躇,慕奇复叹息。
泊无势利心,自觉衿虑适。起坐相扳牵,迟留日将夕。
-
《 鸿雁 》
江南岸边江水平,水荇青青渚蒲绿。鸿雁此时俦侣多,乱下沙汀恣栖宿。
群依青荇唼且鸣,煖浴蒲根戏相逐。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岂同白鹭空洁白,俯啄腥污期满腹。
-
《 喜二弟侍亲将至京师书多言二弟为县之美 》
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
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我于两处抱饥渴,恨寄一官如束缚。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
慈亲况不倦行役,官长幸复宽期约。似闻笑语已仿佛,想见追随先踊跃。
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山花得折随好丑,村酒可醉无清浊。
屈伸有命更勿疑,细故偶然皆可略。春风为子送帆樯,速放船头来此泊。
-
《 秋夜露坐偶作 》
白云飞尚低,清露泫犹早。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客堂虚四楹,洒水恨枯槁。喜兹宵漏初,露坐散襟抱。
河明带飞观,月白通驰道。顾眄尘虑销,瓶泉谢频倒。
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踟蹰拂方床,归卧梦亦好。
-
《 哭尹师鲁 》
众人生死如尘泥,一贤废死千载悲。汉初董生不大用,厥政自此惭隆姬。
至今董生没虽久,语者为汉常嗟欷。尹公素志任天下,众亦共望齐皋伊。
文章气节盖当世,尚在功德如豪氂。安知蔓草蔽原野,雪霰先折青松枝。
百身可赎世岂惜,讣告四至人犹疑。悲公尚至千载后,况复悲者同其时。
非公生平旧相识,跽向北极陈斯诗。
-
《 车轩小饮呈坐中 》
二年委质系官次,一日偷眼看青山。
念随薄禄困垂首,似见故人羞满颜。
及门幸得二三友,把酒能共顷刻閒。
海鱼腥咸聊复进,野果酸涩谁能删。
谈剧清风生尘柄,气酣落日解带鐶。
瑰材壮志皆可喜,自笑我拙何由攀。
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简书皇皇奔走地,管库碌碌尘埃间。
功名难合若捕影,日月据易如循环。
不如饮酒不知厌,欲罢更起相牵扳。 -
《 半山亭 》
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平时举眼看山处,到此凭栏直下看。 -
《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
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
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
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
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
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
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
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
《 到郡一年 》
薄材何幸拥朱轩,空食东州已一年。
陇上雨余看麦秀,桑间日永问蚕眠。
官名虽冗身无累,心事长闲地自偏。
只恐再期官满去,每来湖岸合留连。 -
《 初夏有感 》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夏物争滋荣。
红英紫萼逐风尽,高干密叶还阴成。
山亭水馆处处好,朱碧万实相骈擎。
林乌梁燕各生子,翅羽已足争飞腾。
雉鸡五色绣新翮,鷕鷕慕匹相随鸣。
穴蜂露蝶亦有类,欻往复聚何翾轻。
箔蚕满室事方盛,茧缀下上如连星。
麦芒身颍错杂出,高垅大泽填黄青。
物从草木及虫鸟,无一不自盈其情。
嗟我独病不如彼,胸气卧立常怦怦。
筋酸骨楚头目眩,强食岂得肌肤盈。
我身今虽落众后,我志素欲希轲卿。
十年万事常坎壈,奔走未足供藜羹。
愁勤未老鬓先白,多学只自为身兵。
自然感疾惫形体,后日虽复应令俜。
非同世俗顾颜色,所慕少壮成功名。
但令命在尚可勉,屑细讵足伤吾平。 -
《 答葛蕴 》
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
春风吹我衣,蜚召入九阍。
众中得了辞,默许非他人。
方将引飞黄,使出万马群。
差之在须臾,气沮不复论。
大明临万物,我亦傍车尘。
相逢扶桑侧,一揖意自亲。
屈子果由我,相示以无言。
同行千步廊,揽辔金马门。
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
东舟载子去,千里不逡巡。
今者坐瓯越,相望若参辰。
忽有海上使,问我及墙藩。
得子百篇作,读之为忻忻。
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
远去笔墨畦,徒识斧凿痕。
想当经营初,落纸有如神。
勉哉不自止,直可闚灵均。
我老未厌此,持夸希代珍。
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
发声欲荐子,自笑不足云。 -
《 和赵宫保别杭州 》
紞鼓留公岂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更应准拟须乘兴,范蠡扁舟去却来。 -
《 和郑微之 》
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
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
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 -
《 过彭泽 》
渊明昔抱道,为贫仕兹邑。
幡然复谢去,肯受一官絷。
予观长者忧,慷慨在遗集。
岂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时乃肥遯,兹理固可执。
独有田庐归,嗟我未能及。 -
《 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 》
拔薤威名高外服,握兰风力冠中台。
好音忽有双鱼至,喜气遥知五马来。
梨颗玉腴含雨重,菊房金粉傍寒开。
池边且欲留同醉,思拙难酬白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