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
《 送范西叔教授西归 》
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佑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
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
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
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
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
湘出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
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
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
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
临岐抚陈编,为子三噫嘻。
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
原言勉事此,奕叶光前规。 -
《 和杨教授 》
道在无今昔,才难有屈伸。
青编知了意,白眼付时人。
镜里颜容旧,胸中事业新。
绝叹知味鲜。渠自说甘辛。 -
《 和杨教授 》
客少从蒿长,居深懒户开。
孤城岁云莫,瘦马子能来。
长策怜葵向,新诗更雨催。
相看前日事,此首忍重回。 -
《 和宇文正甫探梅 》
天与孤清迥莫邻,只砂空谷伴幽人。
千林扫迹愁无那,一点横梢眼便亲。
顾影莫惊身易老,哦诗尚觉句能新。
几多生意冰霜里,说与夭桃自在春。 -
《 和元晦方广版屋 》
葺盖非陶埴,年深自碧差。
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 -
《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赋 》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
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笑看云出岫,谁是此无心。 -
《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处忆吾人。
山林朝市休在念,认取临深履薄身。 -
《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
《 和元晦马迹桥 》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
《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
《 和元晦雪压竹韵 》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
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
《 和元晦咏画壁 》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
《 和元晦咏雪 》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
《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
作别又如许,何当置我旁。
卷舒书在手,展转月侵床。
合志师千载,相思谩一方。
临风三叹息,此意渺难量。 -
《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
《 和元晦醉下祝融 》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
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
《 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
祝融高处好,拂石从林端。
云梦从渠小,乾坤本自宽。
加眸增浩荡,出语觉高寒。
明日重来看,宁应取次还。 -
《 和择之赋霜月 》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几暮烟。
妙意此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 -
《 和择之韵 》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
《 和择之韵 》
山中好景年年在,人事多端日日新。
不向青山生恋着,只缘身世总非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