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纬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香远堂

    试捲珠帘看,青山有几重。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

    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

  • 题摘星岭

    已知星可摘,须信路皆通。日影穿云薄,天形入水空。

    遥看梁苑雪,独挹楚台风。指点中华地,山河万国雄。

  • 梅花

    几度寻春信,空归及暮鸦。试摇枝上雪,恐有夜来花。

    望月穿深坞,迎风立浅沙。若同桃李发,谁肯到山家。

  • 九峰

    路入溪声壮,秋深树影稀。岫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

    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微。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 雁山

    乱山无限好,幽径有时迷。石骨秋偏瘦,松梢老却低。

    天寒闻雁过,月白见乌栖。海上知名地,无人识马蹄。

  • 送僧归天台

    还寻流水去,水极到天台。时把碧云句,寄将黄叶来。

    石门高赚雪,溪坞曲藏梅。贪看故山色,不知春已回。

  • 送齐上人游方

    往究一乘去,期明诸祖灯。远山衔落日,空谷响残冰。

    离物心无染,谈经义有凭。世人多顶礼,为是右桥僧。

  • 崇教寺

    只把山为界,红尘自此分。竹窗吟听雪,苔石坐看云。

    意静诗先到,心清道自闻。深惭王许辈,猿鹤旧同群。

  • 交翠亭

    地胜多乔木,亭幽阚古墉。春梢经雨合,晚色过烟浓。

    影落琴书遍,声穿户牖重。鸾栖应不久,枳棘若为容。

  • 题正等院竹轩

    山色重重锁碧萝,更栽修竹在山阿。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 次韵呈天台宰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

    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

    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

    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一

    凶贼意何惨,杀人焚其庐。我命虽仅免,我家已为墟。

    譬如巢南鸟,巢破不得居。朔风吹黄草,飞去将何如。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二

    生长城市间,吾其患驱逐。贼人俄涨天,举家如奔鹿。

    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杀戮。贼平无所归,独倚青松哭。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三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四

    贼来属初夏,逃去穷幽荒。山深松萝密,野旷草木长。

    蟒蛇大如树,见我不忍伤。贼固不如蟒,害人无善良。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五

    搜山辄纵火,蹑迹皆操刀。小儿饥火逼,掩口俾勿号。

    勿号可禁止,饥火弥煎熬。吾人古有命,困仆犹能逃。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六

    十迁昧南北,终岁在路歧。霜坚齧我足,风冽剥我肌。

    艰难固其分,衰老难支持。白骨乱荒草,百迁亦不辞。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七

    东邻有老人,金玉富无敌。恶贼一朝来,弃之如瓦砾。

    性命虽尚存,见人无颜色。老人自不思,本为大盗积。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八

    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九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