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主人池前鹤诗

    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
    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稻梁惠既重,华池遇亦深。
    怀恩未忍去,非无江海心。

  • 酬别诗

    故人杯酒别,天清明月亮。露下寒葭中,风起秋江上。

    衣染潺湲泣,棹犯参差浪。匕首直千金,七宝雕华装。

    生离何用表,赖此持相饷。

  • 送柳吴兴竹亭集诗

    平原不可望,波澜千里直。夕鱼汀下戏,暮羽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匿。

  • 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
    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
    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
    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
    包山一相见。

  • 赠杜容成诗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余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 古镜篇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
    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阿(麻女)当日幸迷楼,如花嫱嫔居上头。
    琼户晨开金缕锁,珠帘齐上珊瑚钩。
    明星荧荧宝奁启,竞斗新妆明镜里。
    涂黄那数汉宫娇,写翠休夸赵女美。
    扫天红粉逞妖娆,岂识春风梦易消。
    故国芳魂归未得,玉钩斜上长蓬蒿。
    绮罗灰劫经千古,皓齿明眸何处所。
    微物何为未化尘,一朝耕出雷塘土。
    曾悬媚子照婵娟,雨散云收一惘然。
    陈宫难问乐昌事,蜀物犹存乾德年。
    好事传观勤拂拭,繁华瞥眼空相忆。
    祇合深宫艳质藏,岂期蔀屋农人得。
    古训由来戒色荒,骄奢淫佚致倾亡。
    当时若以古为镜,何至杨花委路旁。

  • 行路难五首 其三

    君不见西陵田。从横十字成陌阡。君不见东郊道。荒凉芜没起寒烟。

    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今日翩妍少年子。不知华盛落前去。

    吐心吐气许他人。今旦回惑生犹豫。山中桂树自有枝。心中方寸自相知。

    何言岁月忽若驰。君之情意与我离。还君玳瑁金雀钗。不忍见此使心危。

  •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三

    春草可揽结,妾心正断绝。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

    非独泪成珠,亦见珠成血。愿为飞鹊镜,翩翩照离别。

  • 有所思

    薄暮有所思,终持泪煎骨。春风惊我心,秋露伤君发。

  • 行路难·青琐门外安石榴

    青琐门外安石榴,连枝接叶夹御沟。
    金墉城西合欢树,垂条照彩拂凤楼。
    游侠少年游上路,倾心颠倒相恋慕。
    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自言家在赵邯郸,翩翩舌杪复剑端。
    青骊白驳的卢马,金羁绿控紫丝鞶。
    躞蹀横行不止进,夜夜汗血至长安。
    长安城中诸贵臣,争贵儒者席上珍。
    复闻梁王好学问,轻弃剑客如埃尘。
    吾丘寿王始得意,司马相如适被申。
    大才大辩尚如此,何况我辈轻薄人。

  • 咏宝剑诗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 酬别江主簿屯骑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
    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
    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 边城将诗四首 其一

    塞外何纷纷,胡骑欲成群。尔时始应募,来投霍冠军。

    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袖间血洒地,车中旌拂云。

    轻躯如未殡,终当厚报君。

  • 山中杂诗三首 其三

    具区穷地险,嵇山万里馀。奈何梁隐士,一去无还书。

  • 酬周参军诗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 赠杜容成

    一燕海上来,
    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
    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
    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
    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
    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
    桑扈薄树飞。

  • 山中杂诗三首 其二

    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裙。山中自有宅,桂树笼青云。

  • 阳羡书生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

      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肴馔,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铜物,气味香旨,世所罕见。酒数行,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彦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殊绝,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彦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行障遮书生,书生乃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心,情亦不甚。向复窃得一女子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邪?日又晚,当与君别。”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

      彦太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永平三年作。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

    洞庭水上一株桐,
    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
    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
    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
    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
    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
    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
    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
    至今千年犹未知。

  • 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