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茵
-
《 僧房夜坐 》
四十二间廓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
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
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
一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 -
《 僧舍偶成 》
枝头红白乱飘零,又同风光入柳汀。
自笑半生成草草,不知双鬓已星星。
贪吟为有诗磨勘,戒饮从教酒勒停。
旋学禅床诸衲子,蒙头相对一函经。 -
《 僧舍小泊 》
屏息小胡床,心魔已受降。
香留烟出户,云过雨来窗。
自许参禅观,谁能折慢幢。
山童求说偈,竹景落寒江。 -
《 山居 》
朝踏山根云,暮归云中扉。
野鸟始惊避,今焉情依依。
异哉海上鸥,猜疑未忘机。 -
《 山居 》
古木环池竹数竿,疏篱补菊屋三间。
白云不放红尘入,无怪山人懒出山。 -
《 苕溪行 》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裹。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愈百尺,藤花辟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
《 少陵骑蹇驴图 》
帽破衣宽骨相寒,为花日日醉吟鞍。
时人祗道题风月,后世将诗作史看。 -
《 身后寄颜 》
生前喜作死规模,强把冠裳束幻躯。
儿辈对人抛好语,吾家南极老人图。 -
《 生日对梅口占 》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裹破春颜。 -
《 生日口占 》
举室相先起五更,为翁诞日寿金觥。
痴儿未识翁年甲,五十年前今夜生。 -
《 省墓 》
陇上松杉手自移,至今苔藓半寒枝。
梦中不记重泉隔,犹学儿童戏采时。 -
《 诗僧 》
同住西州一水滨,东州胜处始逢君。
诗成又逐行云去,后日相思祗看云。 -
《 诗僧归儒 》
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
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
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
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
《 石佛 》
一段无情作有情,如来相貌十分真。
不因人世皆尘土,谁识山头不坏身。 -
《 石湖 》
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
寂寞梅花开处,一尊自酹寒香。 -
《 松江 》
占得中吴第一清,莼鲈里社可鸥盟。
七层灯火重湖影,千尺阑干两市声。
欸乃歌分长短律,往来帆带古今情。
三高岂是无名利,祗与时人有重轻。 -
《 送徐兄访陈宰 》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修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
《 苏堤 》
南北山围悲翠堤,堤边绿涨软琉璃。
参差台榭无余地,杂沓轮蹄了四时。
杨柳又多前日树,梅花祗少近人诗。
停篙不看春风而,閒伴渔翁理钓丝。 -
《 桃花 》
漫山高下武陵花,一片红酣散晚霞。
要识当时秦晋事,隔溪修竹两三家。 -
《 陶渊明 》
唤得归来是督邮,东篱千古占风流。
白衣未至秋萧索,曾记公田种秫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