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

周济

所属朝代:清代

周济简介

周济(1781年-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 15篇诗文► 0条名句

介绍

  周济(1781年-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

  为学重经世济用,好读史及兵书将略,著有《晋略》八十卷,自负有济世伟略而不能用。更寄情于艺事,推衍张惠言词学,谭精研思,持论精审,为常州派重要的词论家。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介存斋论词杂著》原载于《词辨》前。《词辨》为周济于一八一二年客授吴淞时自编的一部词学教材,以选词为主,兼有评论。一九三五年,唐圭璋将《杂著》从《词辨》中析出,收入《词话从编》。《介存斋论词杂著》共三十一条,发挥“意内言外”的说法,明确提出填词要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并提出了“词史”之说,即能从词中见史,“感慨所寄,不过盛衰”,“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周济把上述理论原则运用到唐宋名家词数十家的品评上,作出了具体而微的辨析。从总体上,周济五代、北宋的尊奉温庭筠、韦庄、周邦彦等而贬抑南宋姜夔、张炎等,此与浙派对立。——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清空”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是为浙派。常州张惠言兄弟选辑《词选》,以“意内言外”为主,又开常州一派。

周济的诗词作品

  • 大蜀山道中

    唐代 · 周济

    更无落叶点征衣,莽莽平冈乱四围。地气远松浮水出,天风高雁掠人飞。

    穷边雪早兵权戢,腹郡晴佳麦渐肥。闻道村氓多佩犊,大车赋罢一歔欷。

  • 却寄家木君高云溪 其一

    唐代 · 周济

    君甘离索今犹昔,我任飘零西复东。未死名心长短句,已通世法马牛风。

    宅边柳树容高隐,江上潮痕识短篷。送尽归鸿成一笑,五弦原不在琴中。

  • 满庭芳·梨花

    唐代 · 周济

    珍重经年,玲珑数朵,楼前越样丰姿。东君著意,开比海棠迟。烂漫群芳似锦,深宵露、洗尽燕支。无人见,亭亭顾影,明月过墙时。浑疑。逢洛浦,凌波佩解,天慰相思。正团圆果就,怎说将离?一剪红襟斜度,窥鸳枕、云想轻移。年年约,湔裙俊侣,沉醉碧颇黎。

  •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六

    唐代 · 周济

    洗砚去宿墨,新墨发奇光。扫地去落叶,新叶生幽香。

    奈何录陈言,宝之若球琅。团团磨驴迹,步步袭故常。

    周旋方丈间,送此岁月长。鸴鸠犹决起,矧彼翚与翔。

  • 放歌赠雁巢上人 其一

    唐代 · 周济

    乐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落笔千万言,略与数钱量米同硁硁。

    二竖牧羊羊已去,遗火空烧始量墓。九原龙蜕总成灰,可惜骊山松柏树。

    世人见景不见日,何况虚空本无色。欲乘元气亦易尔,复愁无处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东,下归墟沃焦昆仑。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顷刻事,十二万年谁疏记。我怜盘古无奈何,一椎一凿真儿戏。

  • 纳凉与陈生偶述 其三

    唐代 · 周济

    剑缑丝已劳,绣{刃止}不出室。客来偶摩挲,失口相叹惜。

    长跪谢客言,此剑本顽铁。丰城虽深埋,宝气必腾达。

    安有真龙泉,二纪仍挂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