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百科
-
吴融《华清宫二首》: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
-
唐朝诗人林杰写七夕的诗作:《乞巧》
下面小编带来林杰的《乞巧》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李益的一首经典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下面小编带来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
-
司空图《白菊三首》:白菊更易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
司空图(837年—907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其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
-
梅尧臣《书哀》:此诗主要用赋法,间以独特的比喻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
-
王昌龄《出塞》:选取征戍生活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
-
王维《少年行四首》:以浪漫的笔调讴歌了任侠精神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
-
高适《营州歌》: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
-
林升的《题临安邸》:开头第一句就成了经典
下面小编带来林升的《题临安邸》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
-
张乔《书边事》:全诗展现了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
-
岑参《过碛》:此诗以不同于一般边塞诗的面目出现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较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
-
王昌龄的一首《塞上曲·其一》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下面小编带来王昌龄的《塞上曲·其一》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塞上曲·其一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
纳兰性德悼念亡妻之作:《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下面小编带来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
-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更能激发人们海阔天空的联想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
-
李煜的《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下面小编带来李煜的《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五代)李
-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有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
韦庄(约公元836年-公元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
-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包含着作者无限思念的深情
严维,字正文,号不详,越州(今绍兴)人。中唐时期诗人、文学家。 生卒年不详,约七五六年前后在世。主要作品有《丹阳送韦参军》。史书
-
杨万里《三江小渡》:官场失意、亲人离去的愁苦心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学
-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人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